来自:原创 番薯粉是翻书风 梦梦聊人世情
湖南长沙,一位名为杨小姐的年轻女子因为一把遗落的家门钥匙,请来了一位开锁师傅。
在锁开、门换后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要求——查看营业执照。
如果不给看,她就拒绝付款。
并且最后经过调解,「师傅反而给杨小姐道歉了」,这是为什么?

事件经过
杨小姐的工作比较忙,经常为了工作熬夜加班。
一天,当她终于终于下班到家后,却发现自己的家门钥匙落在了公司。
想到公司离家有一段距离,来回折腾很麻烦,杨小姐便决定找人来帮忙开锁。
她在楼道里看到了一则开锁的广告,于是立刻拨打了上面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开锁师傅名叫龙师傅,是一位在本地有多年经验的开锁师傅。
虽然此时已是深夜,龙师傅本来已经准备休息,但听到杨小姐急切的语气,他还是决定出门帮忙。
龙师傅驱车十几公里赶到了杨小姐的住处。
他看到杨小姐一个人站在门外,一副焦急的样子。
龙师傅心里想,这么晚了,一个女孩子在外面确实不太安全,于是他迅速拿出工具开始动手。
不到十分钟,房门就被打开了。
为了让杨小姐更安心,他还在她的同意下为她更换了一把新的门锁。
就在龙师傅准备收拾工具、收款走人的时候,杨小姐突然提出了一个奇葩的要求。
她要求龙师傅出示自己的营业执照,否则就不给钱。
这个出乎意料的要求让龙师傅一时愣住。
他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要求看营业执照的。
更何况,这大晚上的,哪个开锁师傅会带着营业执照出门呢?
杨小姐坚持己见,甚至在争执中直接打电话报了警。

当民警赶到现场,她还哭诉自己受到了委屈。
她说,如果不提供营业执照,就是对她不怀好意。
龙师傅则表示,自己是好心来帮忙,没想到会被这样对待。
他还给杨小姐看了自己的开锁服务人员的公安机关建档备查登记凭证,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合法的。
然而,杨小姐依然不依不饶,她的矛头转到了龙师傅的服务态度上,称他服务不够温柔,态度不好。
这让龙师傅哭笑不得。
最终,在民警的劝解下,龙师傅道了歉,杨小姐也勉强付了款。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有网友评论说:“民警处理方式也是够了,凭什么要让开锁师傅道歉?我算是看明白了,民警真的完全不管道理逻辑,只要能息事宁人。”
还有网友说:“要是我恢复原样,立马走人。”
还有人表示:“应该把这个女子公之于众,以后所有的开锁工作者不要为她服务。”
这件事让人思考。
消费者当然有权要求查看营业执照,但在这种情况下,杨小姐的做法是否过于刻薄?而且,她在事后又转变说法,称是因为龙师傅的服务态度问题。
这是不是说明她本来就是奔着“免单”来的?
「并且因为她的胡搅蛮缠,龙师傅反而要向她道歉,凭啥?」
法律解析及事件结局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杨小姐的行为是否违法。
首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因此,杨小姐要求查看营业执照本身并不违法。」
然而,问题出在她的付款行为上。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杨小姐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要求查看营业执照并以此为由拒绝付款,这构成了违约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龙师傅有权要求杨小姐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继续履行付款义务或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深度分析
这起事件背后的产生原因,既是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增强,也反映了一些消费者在行使权利时的过度与不理智。
事实上,类似的事件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例如,曾有一起关于快递服务的事件。
一位消费者在收到快递时,要求快递员出示工作证件,并拍照存档。
快递员因为没有携带证件而被拒绝收货。
「我的观点是,消费者在维权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理智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要求查看相关证件以保障自己的权益是正当的,但方式和时机需要妥当。
同时,服务提供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做好相关证件的携带和展示,以便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证明。
❝
“公平就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亚里士多德。❞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关系中,双方都应该得到公平对待。
消费者有权要求查看证件以保障自己的权益,而服务提供者也应得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
只有在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和谐。